返回

坚守服务实体本源 精准助力产业升级
时间: 2018年01月11日 来源 : 苏州银行

   苏州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公司”)由苏州银行联合苏州广电、江南嘉捷、阿特斯阳光电力发起设立,成立于2015年12月28日,注册资本15亿元。作为苏州地区唯一一家法人金融租赁公司,依托股东强大的金融和产业背景,两年来,公司坚持“服务实体经济、支持产业升级、促进产融结合”的市场定位,在专业板块上深耕细作,在服务供给侧改革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探索了一条新路子。目前,公司租赁资产余额突破100亿元;无不良,五级分类全部为正常;各项监管指标全部达标,拨备率2.5%,提前实现监管机构要求。今年实现营业收入2.71亿元,同比增加177%;实现利润总额5220万元,同比增加266%。
   一、立足本土,探索服务实体经济新路子
   江苏是制造业强省,苏州规上工业产值连续四年跻身“3万亿俱乐部”,制造业是江苏以及苏州的发展根基。作为城商行发起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,天然具有地方属性,成立之初,公司确立了“深耕苏州、面向全省、布局全国重点城市”的区域发展策略,在“中国智造2025”的制造强国战略下,公司多措并举,主动探索支持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的新路子。与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结合支持制造业的政策优势,支持企业技改,既提升了政策补贴的精准性,也有效降低了制造企业的融资成本。如参加共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729家企业参展的2017中国(昆山)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,并与多家本土参展优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。与省内法人城商行战略合作,借力地方城商行在当地的地缘、人缘优势,将服务半径不断延伸和下沉。目前,在公司租赁资产中,江苏省内资产占比达80%,立足本土的战略基本实现,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子也初步形成。
   二、做精主业,探索专业化经营新版本
   在“专心专注专业,用苏式工匠精神做强苏州金租”的战略愿景下,公司确立了市政公用、文旅传媒、环保新能源以及先进装备制造等四大专业化经营板块。在既定的专业化领域中,公司循序渐进,精益求精,已初步实现客户的专业化集群。公司已与20多家城市公交公司以及多家城市供水、供气、供热、污水处理企业合作,形成了民生公共服务的专业化集群。在绿色金融方面,公司身体力行,积极支持绿色环保行业,与包括国丰新能源、爱康科技等一批上市、龙头环保企业合作,有效助力绿色新能源供给;同时,与吉利集团合作曹操专车项目,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,引领低碳出行。文化行业主要包括三网融合、传统传媒转型、特色小镇、旅游、文化机构转型等,两年来,公司服务了包括西津渡、地方广播电视总台等多家传媒文化机构、旅游景区,有效支持了文化产业供给的增加,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。下一步,公司将继续在专业化道路不断探索,将专业化经营进化升级。
   三、支农支小,探索创新型服务新模式
   一直以来,由于受制于信用风险高、客户分散、交易金额低、客户金融意识薄弱等实际问题,农业企业和小微企业难以获得相应的金融支持。作为持牌的法人金融机构,支农支小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,公司积极探索创新性服务新模式,通过整合资源,构建中小科创企业的金融生态圈和优势企业的产业生态圈,部分解决了中小科创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问题。公司专门成立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中心,通过“六个专”,即“专营机构、专业团队、专家评审、专属产品、专门风险补偿机制、专项考核”,专业支持中小科创企业。在该创新型服务模式下,公司已形成三农产业集群和小微企业客户集群,小微企业集群客户主要为省内科技型、创新型企业。三农产业集群客户主要涵盖农业合作社、冷链配送企业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、农业电子商务公司、农机生产厂商等,包括金仓湖农业、江澜农业和食行生鲜等。此外,公司投放了江苏省内首单直接面向农户的农机租赁业务,获得了农户和社会的一致认可。
   2018年,公司将继续秉承“回归租赁本源,助力中国制造品质升级”的企业使命,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,探索租赁与产业结合的新模式,在主业上做精,在专业上做深,在实现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,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转型再升级。

返回首页>>